提起紡織行業,很多人的觀念停留在低附加值、高耗能、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
數字經濟時代,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迭代演進,生產要素結構加速轉變新趨勢下,中國紡織產業正加快向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轉型升級。作為制造業傳統優勢行業,紡織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3月17日、18日,江蘇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大會、中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大會相繼在我縣召開,國內紡織行業的大咖和業界精英齊聚一堂,激蕩思想,瞭望前沿。那么,這兩場重量級行業盛會為何選擇在射陽召開?對紡織業綠色轉型帶來哪些啟迪?
百年淵源,射陽擁有悠久紡織產業發展史
兩個重量級的大會為什么會在我縣舉辦呢?射陽是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縣。20世紀初,民族實業家張謇在這里廢灶興墾,籌集股金創辦43家墾牧公司,開墾土地75萬畝,將寸草不生的鹽堿地改造成宜棉宜糧的良田,年產數十萬擔棉花,在推進公司化墾殖的同時,張謇積極開辦棉紗廠、織布廠,為射陽紡織工業的起步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傳承張謇先生創新創業的奮斗基因,射陽人接續深耕紡織業,20世紀80年代,創造了連續10年皮棉年產超百萬擔的記錄,三次榮膺“全國皮棉狀元縣”,孕育出“雙山”牌純棉紗線、“振陽”牌長毛絨等一批全國知名品牌、馳名商標,雙山集團躋身全國棉紡企業前50強。
依托厚實的紡織產業底蘊,射陽人始終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工業強縣的主導產業,堅持產業集聚擴大總量、轉型升級提升質量、科技創新創造優勢,沙印、題橋、恒百勝、蘭邦等行業領軍企業集群集聚、協同發展,逐步形成“紡織機械—紡紗—加彈—織造—印染—家紡與服裝”全產業鏈發展格局,著力打造以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為核心、聯動縣內周邊鎮的“1+N”產業空間布局。
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我縣聚力強鏈補鏈、強化數字賦能、推進融合共享,努力把紡織服裝產業打造成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綠色低碳的生態產業、效益顯著的富民產業。
目前,我縣擁有紡織服裝企業495家,其中規上企業16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2022年,實現全口徑開票銷售135億元、外貿出口1億美元,紡織成為射陽國民經濟中最穩定的支柱產業之一。
正如與會專家所評價的,射陽紡織高端要素、領軍企業的聚合效應正日趨凸顯。射陽紡織行業正逐步從“制造”向“創造”轉型升級。
立足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我縣建成全省唯一的國家級綠色染整研發生產基地,先后獲評江蘇省紡織染整特色產業集群、全國紡織服裝十大產業園區、中國印染行業創新型示范園區、全國智能印染示范園區等稱號。
“織”就夢想,兩場行業盛會相約射陽
2022年,我國紡織業、化纖業、服裝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分別增長4.7%、21.4%和25.3%;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達3409.5億美元,同比增長2.5%,連續三年超過3000億美元……
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紡織行業勇于應對挑戰,向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展現了較強的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可以說,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活力和競爭力增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來兩化融合的持續深化和行業數字化能力的穩步提升。3月18日在射陽召開的中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大會,以“數字化轉型融合化創新”為主題,重點介紹當前我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現狀、趨勢與成果,展示和推廣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改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行業相融合的成效。此外,會上還深度解讀《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發行《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報告》等。
中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大會是一個什么會?“它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重要行業會議之一。兩化是數字化轉型和融合化創新?!敝鬓k方表示,大會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紡織服裝“優供給促升級”系列活動之一,旨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深度應用,加快我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步伐,促進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化部和射陽縣人民政府承辦,中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和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協辦。
在江蘇省服裝協會、射陽縣人民政府主辦,射陽縣工信局、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承辦的“數紡共贏、智引未來”江蘇紡織服裝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龍頭企業、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紡織行業數字化發展新趨勢、新技術,共尋紡織業轉型升級新路徑。
活動中,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被江蘇省服裝協會授予“江蘇紡織服裝創新示范產業園”稱號。
“數智”賦能,續寫標志性支柱產業新輝煌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提質增效、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之舉,也是推進紡織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的《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到2025年,紡織行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工業的融合更加深入,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指數達到60。
作為紡織業龍頭企業,數字化轉型是題橋(江蘇)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提升競爭力、實現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去年公司獲評省級智能制造工廠。公司黨工辦主任陳建俊講述了轉型帶來的改變,“節約用工80%,提高生產效率28%,噸紗節水70%、節電45%,污水排放減少了68%?!?/p>
在我縣,很多紡織企業投身到數字化浪潮中,升級裝備、改造產線,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紡織業的深度融合。江蘇沙印集團引進德國42臺套氣流紡生產線、新上1000臺高效節能噴氣織機,并通過與環思公司合作進行生產流程數字化改造,產能提高4倍,節省人工50%;江蘇榮鴻纖維全產業鏈項目,采用ERP數據管理系統,對原料、設備、成品、財務、倉儲等進行優化管理,大幅提高企業管理效能······
作為蘇北地區唯一能夠承載印染行業的專業園區,鹽城市紡織染整產業園持續深化科技創新,與高等院校深化合作,通過成果轉化的方式幫助鏈上企業進行轉型升級。
建立以中紡聯、省紡織協會為主的專家智庫,指導企業智改數轉,重點研發高質量紡織品染整技術、節能減排染整技術和印染行業智能制造技術,助力紡織產業鏈實現新發展、新提高、新突破。
如今,射陽紡織產業在技術創新的有力推動下,向著“智造之路”穩步前行?!拔覀儗猿帧當底只D型、融合化創新’理念,扎實做好‘強鏈補鏈’‘數字賦能’‘融合共享’三篇文章,重點實施棉紡織產業智能提升工程、印染產業綠色轉型工程、纖維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工程、成衣家紡品牌企業培育工程,全力推動紡織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力爭到2025年實現終端產品開票銷售100億元以上?!笨h委書記吳岡玉對紡織產業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