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各區管委會,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射陽縣2023年度農田水利工作實施意見》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射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射陽縣2023年度農田水利工作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農田水利建設水平,有效保障糧食安全、水安全,推進水生態修復,充分發揮農田水利在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和美農村、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的服務保障作用,加快農田水利高質量發展,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射陽縣2023年度農田水利工作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發展生態低碳農業,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防洪保安工程、河道生態治理工程、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鞏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成果、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加快推進全縣農田水利現代化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二、目標任務
全年計劃疏浚整治農村河道土方161.4萬方,建設生態河道228公里,建成幸福河湖15條,綜合治理小流域12.63平方公里,全面建成2022年度12.67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新建和改造提升12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創建節水型工業園區1個、節水型載體15個。
三、重點工作
1、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整體推進,積極爭取國家整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以鎮為單位,統籌開展新建高標準農田零散地建設,不斷提升高標準農田覆蓋率,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大力推廣“先流轉后建設、先平整后配套”建設機制,促進“田、土、水、路、林、電、技、管”協調發展,不斷提升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質量,充分發揮項目建設效能。2023年6月底前完成2022年度12.67萬畝高標準農田國家項目工程建設和驗收任務,建成5個示范區;12月底前完成2023年度國家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再新建3個示范區。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探索開展農田排灌系統生態化改造試點,促進農田生態環境改善。同時,積極申報3萬畝先建后補項目,開展1.5萬畝自建項目及示范區建設,自建項目與示范區建設注重與重點產業、鄉村振興、園區建設等項目相結合,做到優勢集中、特色鮮明、效益明顯、帶動力強,切實提升區域內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平。
2、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加快推進實施雙洋閘北側(樁號 25+340~雙洋港)段海堤防護及保灘工程,新建海堤護坡1447米,保灘工程784米,積極向上爭取實施雙洋閘南側海堤防護工程,確保防臺防潮安全。實施陳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整治骨干渠道19條,建設各類建筑物39座以及量水設施、管理設施等。實施小洋河泵站改造、黃海大溝泵站建設等縣城防洪工程,進一步提高縣城建成區排澇能力和應急能力。對雙洋閘原址拆建,實施串通河治理工程,年內均完成總工程量的40%。加快推進夸套閘拆建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全力配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蘇北灌溉總渠堤防加固工程、新洋港閘下移工程和黃沙港閘拆建工程征地拆遷及移民安置工作,確保工程順利推進。實施縣屬水利工程歲修養護工程,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運行。
3、不斷強化水資源安全保障。對照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監督管理,確保水資源管理工作持續走在全市前列。制定城鄉供水管網改造計劃,持續推進供水管網改造提升。配合縣城老舊小區改造,對雙山集團家屬區、黃海橋菜場小區、思源五、六、七、八巷等老舊小區進行給水改造;建立農村供水管網長效管護機制,加強農村二三級管網維修養護,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切實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在全市率先開展水資源剛性約束“四水四定”試點工作,制定年度用水總量分配方案,及時下達年度用水計劃,定期督查計劃執行情況。進一步加大水行政執法力度,做好水產養殖違規使用地下水查處工作。規范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及驗收,開展取水工程規范化建設,持續推進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控制地下水開采總量,確保完成封井任務。繼續做好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將節水改造和合同節水管理取得的節水量納入水權交易,引導企業積極投入節水技術改造,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節水貸”,助力射陽節水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創建節水型工業園區1個、節水型載體15個。
4、大力開展農村河道生態治理。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依據《射陽縣“十四五”農村生態河道建設規劃》,大力推進農村河道生態治理,強化河湖水系連通和疏浚整治。疏浚整治河道總土方量161.4萬方,其中:縣鄉河道29條76公里80.93萬方、村莊河塘100條101公里80.47萬方;建設生態河道228公里,開展岸坡整理和河道兩岸綠化栽植,確保水土不流失,做好常態長效管護,嚴禁河坡耕翻種植。綜合治理淮海小流域12.63平方公里,逐步改善提升村莊周邊水環境。生態河道建設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由縣水利局統一組織實施,各鎮區負責做好清障拆遷、矛盾協調和綠化栽植工作。
5、扎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全面強化河湖長制,各級河湖長嚴格履行河道治理和保護責任,提升村級河長工作站運行效能,開展河湖管護日常巡查督查,推動河湖長效管護落地落細。常態化開展涉河違法行為整治,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深化“檢察+河長制”機制運行,確保碧水保衛戰、河湖保護戰取得實效。對照《射陽縣“十四五”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持續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工作,確保新建成15條幸福河湖,明湖創成淮委幸福河湖項目。
6、鞏固深化水利改革發展成果。鞏固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成果,不斷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節水獎勵和精準補貼機制、工程管護機制和用水管理機制”,加強農業水量監測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推進農業水量監測、數據收集和統計。加強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建設,規范管理,拓展服務范圍,充分發揮其在工程管護、用水管理和水費計收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良性運行機制。鞏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成果,進一步加強工程長效管護工作,確保小型水利工程運行良好。
四、推進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鎮區、縣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水利、農業農村、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抓好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各鎮區主要負責同志作為農田水利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過問,抓好組織發動;各鎮區分管負責同志作為直接責任人,要深入一線,抓好工作協調和措施落實。
2、完善投入機制。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要求,積極發揮屬地鎮區主體作用,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國家、省、市補助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強化財政投入撬動作用,用足用好金融支持政策。積極運用市場機制,充分利用農田水利資源性特點,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形成互為補充的良性投入機制。新建高標準農田國家項目投資標準3000元/畝以上,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國家項目投資標準2000元/畝以上。幸福河湖建設經驗收合格后,按照2萬元/公里進行獎補。
3、規范建設管理。嚴格執行農田水利建設項目法人制、財政評審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審計驗收制、第三方檢測制等制度,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加強工程驗收監管,強化階段性驗收技術把關,提高驗收工作質量。切實落實好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加大質量檢測監督檢查力度。
4、加強工程管護。堅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縣負總責、鎮區落實、村為主體、所有者管護、受益者參與”的工程管護長效機制。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縣級水利工程由縣水利局負責管護,小型水利工程由所在鎮村負責管護,嚴格訂立工程管護合同,落實閘站管護措施,確保汛期“拉得出、打得響”。研究制定《射陽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工程管護辦法》,建立來源充足、保障完善的管護經費制度,完善鎮村管護和第三方服務組織參與的高標準農田多元化管護體系。項目所在鎮區、村居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管護人員配備,定期開展項目常態化檢查,掌握農田水利設施運行狀況,加強日常保養和維護,及時清理道路障礙、雜物雜草、淤泥堵塞等,確保農田水利設施設備正常運行。
5、嚴格督查考核。縣政府將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綜合考核,加大工程進度、質量、安全和資金使用的督查考核力度和頻次,定期通報,及時督促落實整改。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宣傳力度,及時總結項目建設成功經驗,強化宣傳發動,發揮輿論導向作用,通過示范引導、典型引路,營造熱火朝天、大干快干實干的良好氛圍。
附件:1. 射陽縣2023年度水利建設任務分解表
2. 射陽縣2023年度農村河道生態治理任務分解表
3. 射陽縣2023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任務分解表
附件2:射陽縣2023年度農村河道生態治理任務分解表.xlsx
附件3:射陽縣2023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任務分解表.xls